Category
類型

2023企業與無形資產評價論壇紀實

  因應國際永續揭露準則及氣候資訊揭露的宣導,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中華企業評價學會、東吳大學會計學系、東吳大學會計系所同學聯誼會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 以及臺灣綠色能源產業聯盟協辦之2023 企業與無形資產評價論壇, 邀請多位能源產業界之專家, 探討「ESG趨勢下臺灣綠色能源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東吳大學會計學系高立翰主任致詞表示,很榮幸舉辦去(2023)年各季評價論壇,此次更貼近最新趨勢,聚焦石化能源減量、綠能產業發展,邀集產、官、學、研各界專家進行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王怡心董事長表示,回顧去年12月12 日剛落幕第28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28),該會議承諾:「進行能源系統轉型、脫離化石燃料, 用公正、有序且公平的方式, 以科學為基礎, 在接續關鍵十年加速行動,以利在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IFRS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 亦在COP 28 期間,大力倡議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永續揭露準則(IFRS S1 及S2)是全球氣候揭露基線,讓財務報告主要使用者在比較氣候變遷對財務資訊揭露上有一致性基礎。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林秀美組長致詞時說道,COP 28 是簽署《巴黎協定》以來的首次全球盤點,也首度將化石燃料寫進決議中,象徵全球能源轉型已在關鍵時刻,而「逐漸減少燃煤發電」的承諾以及「取消無助於能源貧窮及公正轉型的化石燃料補貼」, 同樣值得臺灣關注。此次全球盤點不僅是一份報告,而是全面評估各國減碳成績與缺口,作為檢討與修正氣候行動的基礎,我國也應依循政策進程規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十二項關鍵戰略就有五項和能源高度相關,透過政策推動並攜手企業推廣能源管理,朝向零碳目標邁進,是當前首要目標。 

  中華企業評價學會洪志洋理事長表示,從去年第一季企業與無形資產評價論壇,到第四季能源政策的規劃,陸續邀請評價、會計及跨領域專家,分享對環境、社會、治理(ESG)與評價相關議題的看法與經驗,相信可以作為監理機關及制訂相關政策之參考。


淨零碳排實踐路徑—創新且務實的綠色能源產業

  臺灣綠色能源產業聯盟理事暨義達創新股份有限公司余金龍董事長以「淨零碳排實踐路徑的創新且務實的綠色能源產業」進行引言提到,根據COP 28 初步全球盤點的結果, 在目前各國承諾之發展下, 本世紀末溫度會飆升2.5℃,遠高出《巴黎協定》控制增溫幅度1.5℃的目標;根據氣候追蹤器之統計, 從2021 年到2022 年,全球排放量增加了1.5 %, 從2015 年《巴黎協定》簽署年到2022 年增加了8.6%,可能無法達成巴黎協定之預定目標。

  COP 28之決議中表明, 各國要在2030 年前,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高至目前的三倍、能源效率改善速率提高至兩倍, 顯示各國將再生能源視為控制升溫的重要解方。余金龍介紹我國儲能裝置之最新發展, 例如中油綠能所所推動之釩液流儲能系統, 具有永不起火爆炸之特性, 壽命更長達二十年以上, 可為長期電廠級儲能方案的最佳選擇。此外,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氫能發電可成為臺灣減碳之路徑之一, 若將現行之燃氣發電機組全數改為SOFC,則至2025 年我國eCO2排放可減少7.99 %    (使用100 %天然氣) 或26.6 %( 使用氫氣), 超越我國所訂定2025 年及2030 年減少碳排放10 % 及  24 % 之目標( 與2005 年相比)。SOFC氫能發電之實施方式, 可使用台肥公司提供的藍氫, 或是現有天然氣管路加上碳捕捉技術, 而捕捉二氧化碳後的副產品碳酸鈉亦可作為鋰電池回收製成電子級碳酸鋰之所須原料。此等多重循環經濟的實踐, 除了高值化的再利用之外, 亦可達成零廢棄的目標。

  余金龍進一步表示,中油的柴油碳排放是0.514Kg/L, 而使用廢塑膠經最佳化之催化熱裂解技術轉化的柴油(R-ONE柴油),即「負碳排循環經濟的綠色能源技術」的碳排放則是-1.22Kg/L。使用2.37 公升的中油柴油混合1 公升的R-ONE柴油,則立刻達成淨零碳排。當各國在探索淨零碳排的路徑和方法時,例如要求製造業的製程或廠房設施、交通工具等摒棄使用化石柴/汽油,而改採電動工具及電動車固然是正確方向,但電動工具和電動車無法在短期內普及化,因此同時解決塑膠廢棄物的負碳排R-ONE柴油,應是各國達淨零碳排前這段過渡時期(2024年至2035年) 快速且有效的選擇。


儲能、電池、氫能發展建構能源產業藍圖

  圓桌論壇由臺灣綠色能源產業聯盟陳光雄理事長主持,他提及今日與談人將分別自儲能技術、電池應用、氫能發展及友善環境的循環經濟鋰電池再利用等不同的角度出發,一同向與會者介紹應如何建構我國未來能源產業藍圖。


臺灣儲能產業的發展及機會

  前中油綠能所副所長李秋萍博士提到, 全球減碳的需求刺激了再生能源及儲能裝置容器的需求成長, 特別是對於儲能裝置容量更預計會以23%的複合年均成長率持續增加。目前主流的儲能技術包括鋰電池系統、液流電池系統及鈉硫電池系統,其中以鋰電池系統為主流,具有充放電效率高且供應鏈完整與成本低的優點, 台電已大量自建及採購中, 但該系統卻有資源稀缺與可能會起火的安全疑慮。

  李秋萍特別介紹了她在中油綠能所時負責開發的項目—釩液流電池,其可藉由電解質容量來擴大儲能量,於硫酸水溶液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達到充放電功能,具長循環壽命及長放電時間的優點,相較於鋰電池系統,具有高度的安全性。我國釩液流電池已於臺南、高雄等地開始示範應用。惟釩液流電池目前面臨初始建置成本十分高昂且體積龐大之瓶頸,但李秋萍認為,在未來技術更加成熟之後,建置成本將可逐步降低,使得儲能電池應用進程由現階段的鋰離子電池,2030年發展至液流電池、鈉硫電池,再到2050年氫氣儲能,以達到淨零碳排之目標。


我國氫能發電的展望

  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副教授暨前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徐瑞鐘博士表示,氫能是以氫作為原料,透過燃料電池將化學能源轉換為電力,供人們使用,在工業運用上已有多年實踐;國際組織預估2050年全球發電能源之占比有19%將為氫能,而國發會於臺灣2050淨零轉型路徑規劃中則期望去碳電力中9至12 % 係以氫氣作為來源。目前廣泛應用的製氫技術,包含電解法與蒸氣重組法,而氫氣的製作方式則可區分為灰氫(此法的製氫原料為天然氣與水蒸氣,透過化學反應轉化出氫氣,成本低但同時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藍氫(與灰氫同為利用石化燃料產生氫氣,但在排放碳的過程中加入碳捕捉程序,將產生出的二氧化碳封存)及綠氫(利用再生能源將水電解後產生氫氣,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碳排量);灰氫為目前最常見的氫氣製作方式,近年則開始發展綠氫技術,綠氫則因為再生能源成本過高鮮少使用。

  徐瑞鐘也分享, 燃料電池與大眾熟知之「電池」有所不同, 燃料電池較像是發電機的概念,輸送燃料才會產生電力,若無燃料則不會發電。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可分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及SOFC,低溫的PEMFC技術主要應用於交通運輸中,例如氫能巴士、卡車等; 高溫的SOFC技術主要用於發電。我國直到去年8 月由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耗費40 億元建置了臺灣第一套SOFC氫能發電系統。徐瑞鐘認為,利用氫氣來做電廠級(MW) 的發電應用,無論係經由氣渦輪機或是燃料電池,將是未來重要的能源議題。能源發電業者(台電公司、民營電廠)及用電大戶(大型工廠、科學園區、購物中心或醫院等)皆應密切關注氫能之發展。


環境友善的鋰電池回收再利用

  優勝新能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永撙總經理以自家公司經驗,分享位於桃園的第一個臺灣鋰電池回收再利用高值化的鋰電池材料工廠,及相關的技術與產品,確保發展綠能時,不遺留後代子孫無法處理的廢棄物。張永撙提到,鋰、鈷、鎳等珍稀金屬資源缺少,礦產量遠不及電動車電池之需求,且採礦過程可能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因此能夠循環再利用鋰電池中之金屬,便可為排減少貢獻一份心力。此外, 歐盟的電池法草案中提到,2030 年以後期望能夠製造一顆電池就回收一顆電池,且於2031 年後新電池應使用再生材料製作,最低比例以鋰為例不得低於6%。張永撙認為,在近十年間,鋰電池因技術、成本及體積等因素仍為市場上主要使用之儲能裝置,因此應正視未來十年間所產生廢鋰電池之議題。

  於座談階段, 余金龍歸納, 我國要達成2050 年目標, 掌握電池技術, 氫能發展和循環經濟刻不容緩, 期待藉由此論壇, 使財會與評價背景之專業人士可更了解最新能源發展與儲能技術。藉由拓展新領域的觀念, 可為無形資產融資帶來蓬勃的生機。在創新的綠色融資及無形資產評價協助下, 與談者皆期望能源產業可與金融機構的綠色投融資計畫充分合作, 使我國在氫能、各項儲能技術及循環經濟協助臺灣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同時, 可更具國際競爭力。打造臺灣成為能源輸出國, 是產、官、學、研各界可以一起努力的目標。